◇◇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无头巨额票据缠上花旗银行 专家称只有收藏价值

新华网 ( 2003-06-11 09:26:10) 稿件来源:财富时报

 过亿美元索赔:离奇故事还是江湖闹剧

  “1亿美元”、“12亿美元”、“15亿美元”,面对一桩桩拿着巨额票面的
关金券、法币和类似美元形式的“历史债券”要求支付的“债主”,花旗银行上
海分行的企业传播及公共事务部助理副总裁郭晔6月3日向记者表示:纯属子虚乌
有,只是历史闹剧,跟花旗银行毫无关系!

  巨额票据缠上花旗

  日前,沪上媒体报道,一位57岁的阎先生投诉,73年前美国花旗银行发行的
美元债券竟然无处兑现。为了兑现上亿美元的债券,他和兄弟们已经在花旗银行
上海分行、中国银行等处奔波了3年。

  这位阎先生说,他过世的父亲原本在上海和广州经商,非常有钱。1930年正
是国内战乱时期,通货膨胀使当时发行的货币随时面临贬值。这时,美国花旗银
行在上海和美国纽约发行了一批无定期BA承兑汇票,无论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随
时可以兑现。阎父用所有积蓄买了21张500万元关金的债券。

  阎先生还说,1930年,38公斤黄金才能换500万元关金,现在本息合计早已
超过1亿美元。可他们兄弟拿着债券找到花旗银行兑现时,却被拒绝。

  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的企业传播及公共事务部助理副总裁郭晔在接受记者采访
时表示:花旗银行在分析了阎先生提供的关金券复印件和阎先生自称的“花旗银
行纽约发行的记账单”后,认为这些材料都无法证明和花旗银行有关。

  “这张记账单上对花旗银行的翻译是‘Huaqi Bank’,这根本是完全没有银
行知识的写法。”郭晔无奈地说,“这样的事已经有太多起了,还曾经有人拿来
的票据上把花旗银行翻成‘Flower Flag Bank’的,这都太缺乏金融常识了。”

  郭小姐还讲到,在这起“关金券”事件后又有一人称自己有花旗银行几十年
前发行的15亿美元债券,想通过辽宁某银行咨询能否兑现。其实,在这次的“关
金券”事件前就曾经有过一次轰轰烈烈的“花旗银行12亿元存款”骗局。一名叫
“金娣”的老人声称是周西成在花旗银行12亿美元存款的主人。经过一番调查,
才发现“金娣”查无此人,周西成的巨额存款也纯属子虚乌有,整个事件都是一
场闹剧。

  “花旗银行成立于1902年,注册资金是50万美元,解放前的资产绝对没有15
亿美元那么多。当时中国最富有的孔氏家族的资产不过1亿美元,难道真会有人
的家产比四大家族加起来还要多吗?”郭小姐翻着厚厚的一叠材料说,“两三年
前曾一度有很多人拿着关金券前来要求花旗银行进行兑换,而且所说的话也如出
一辙,都是从祖上传下的,由中央银行担保,花旗银行发行的。稍有点金融知识
的人都知道,关金券是由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和花旗银行一点关系都没有。”

  专家观点:利令智昏,绝对骗局

  关金券是国民党政府在1930年至1931年间发行的用来缴付海关关税的单据。
在发行法币前,关税是用银两为单位缴付的。由于银两贬值,国民党政府才发行
了用于缴付关税的关金券。当时一关金=0.6克黄金,也就相当于0.4美元。1935
年,国民党政府发行法币,以银元为货币单位。自1942年起关金券也开始作为货
币开始流通,当时关金与法币汇率为1:20。1938年的通货膨胀使国民党政府不
得不在8月发行金圆券,而关金券则退出市场,完成了它的使命。

  “这绝对是一个骗局!”上海市银行博物馆的高级业务经理范永林先生说,
“当年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关金券最大面额不过25万元,哪里来的500万元一张的
关金券?”

  范先生说前几年就有人拿着500万元的关金券要求兑换,但经过鉴定,那些
500万元的面额都是经过技术处理的500元关金券。“这些关金券不是债券,即使
是真的也只能用作收藏,尽管没有多少收藏的价值。”

  “这就叫利令智昏。”范先生说,“多数人不懂得这些金融常识,以为祖上
传下了这些票据就一定是有价值的。还有些人是向别人买的,看见有人向他兜售
这些票据就以为可以凭空得到一大笔钱。这次的事件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

  无头票据“瞄准”中国政府

  无独有偶,正当花旗银行中国分行为了真真假假的票据而头疼时,日前美国
的一些债券持有人及国会议员认为如今的中国政府有责任偿还前政府的债务。

  美国公民戴安娜·柴迪尔拥有一些中国政府于1913年在海外发行的债券。这
些债券是她的父亲维恩·维格1932年从他人手里购买的,然后又传给她。柴迪尔
女士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公平合理地偿还债务。

  柴迪尔女士手中所拥有的是1913年中国的袁世凯政府在英国证券市场上出售
的总价值为2500万英镑的债券的一部分。袁世凯把这笔债券称为“善后大借债
券”,计划把借来的钱用于清朝结束后国家经济的重建。这笔债券的年利息是5%,
每年支付两次,47年后,也就是1960年到期。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从1939年开始就停止对这笔债券支付任何款项。

  据美国转券持有人基金会介绍,在美国大约有2000人持有中国政府于1913年
发行的这笔债券。90年后的今天,他们手中的这笔债券如果连本带利全部偿还的
话,总价值将会达到1000亿美元。今年的2月27日,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美国国
会共和党籍众议员、众议院银行和财政委员会成员沃尔特·琼斯发起一项决议案,
要求美国政府采取适当行动敦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持有这笔过期债券的美国
公民的偿还要求提出一个“公正的解决办法”。

  尽管代表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会的律师莱尼·格林举例说1991 年苏联解体
后,俄罗斯政府就继承了苏联时期所积累下来的所有债务;1990年东西德合并后,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也继承了前东德的债务。但对此我国驻美大使馆新闻发言人孙
伟德则表示,1913年中国政府发行的“重建黄金融资公债”是袁世凯政府为镇压
革命人士、维护其反动统治而发行的债券。中国政府的立场是,对旧中国历届政
府为维护其反动统治、损害国家主权所借的外债,按照国际恶债不予偿还的原则,
一概不予承认,也不承担偿还的义务。(见习记者 袁田恬本报记者 王帅 上海
报道)

(XYS200405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